做蝶變小梅沙的“蛻繭”師
發布日期:2020/12/4 10:11:18 | 瀏覽次數:14231 來源:徐玨/小梅沙投資最美特發人:洪藝鐸,
推薦人:徐玨——小梅沙投資項目前期部
推薦理由:洪藝鐸,2016年進入小梅沙投資公司,目前是小梅沙投資項目前期部的城市更新經理,他用一次次具體行動和一份份堅持努力,為蝶變小梅沙解難題、克難關,踐行集團“快速行動、馬上就干”的企業文化。
參規謀“繭” 情系小梅沙
“來深圳,必來小梅沙。最初遇到這個項目就特別激動,現在更為能夠深入參與項目建設,繪制世界級都市型濱海旅游度假區的藍圖而感到自豪”洪藝鐸說。
來自新疆的洪藝鐸,從小與拓荒建設、大漠孤煙為伴,也在耳濡目染中種下了一顆“到海邊看一看”的種子。受改革開放大潮沁潤,深圳就成了他追求夢想的唯一選擇。畢業后,他來深圳參與的第二個項目就是小梅沙片區整體改造項目,草擬了小梅沙片區的第一版土地處置方案,正因為這段工作所展現出的專業水平和工作態度受到特發集團認可,所以在2016年小梅沙投資成立不久,能夠與小梅沙再續前緣,繼續追夢。
攻堅克難 助“蛻繭化蝶”
“我們在與規劃設計單位審核面積的時候發現,土地面積總量比方案少了一塊,如果不馬上解決,公司和項目會面臨巨大損失”洪藝鐸說。時間緊迫,他與同事一起連續加班一個星期將小梅沙片區的20多塊地進行重新測算,并與《小梅沙片區特發集團用地土地處置一攬子方案》進行了詳細比對,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。解決問題的難度很大,此時,負責該項問題的政府相關部門認為,解決問題只有改方案,不改方案無法調整,小梅沙項目將失去這塊寶貴的建設用地。可改方案又談何容易,項目將會很容易形成一拖再拖的壞循環,這是任何一方都不愿意看到的。
“自從入職小梅沙投資,公司領導就耳提面命要發揚特發“拓荒牛”精神,要培養“狼”性文化,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。說實話,平時沒經歷過感覺沒那么深,可遇到事情就不一樣,我就覺得我們與政府的目標是一致的,放開手腳干,就準能解決。”洪藝鐸說。在征得公司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同意后,洪藝鐸就拎著筆記本電腦和相關材料駐扎政府相關部門,開始了為期半個月的現場辦公。最終,經反復溝通和激烈討論,雙方共同研究出了破解問題的最優方案,有效保障了公司和項目利益。
未雨綢繆 搶抓機遇提前干
小梅沙海洋世界還存在一塊“已批未建”用地,解決此類用地問題的舊政策已經過期,新政策還未出臺,如果該項用地無法獲批,就意味著整個小梅沙項目一期工程將無法動工。
“之前2017年版的舊政策因為不易落實才過期未續,借鑒意義不大,我們就與政府相關部門一起根據項目經驗來推導新政策,并按照預計結果代兄弟公司準備相關資料。”洪藝鐸回憶說。
就在準備好相關資料后,新政策就出臺了,公司上下滿心歡喜迅速提交資料。可沒想到新問題又來了,新政策剛剛出臺,我們資料提交的太過及時,政府的審批流程還沒有完善,無法審批。
“怎么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我們跟審批部門都有些措手不及”洪藝鐸說。不過因為在前期推導過程中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充分的溝通、匯報和講解,建立了充分信任關系,從而能夠進一步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,協助政府相關部門梳理審核流程,最終在一個月之內順利的解決了該項問題,新海洋世界也成為深圳第一家“已批未建”用地處置地塊。
傾情投入 共繪小梅沙發展藍圖
“這些其實都是項目中必須要去面對的,因為公司有一個干事創業的氛圍,有這么多一起努力同事,在遇到問題時能群策群力,在攻堅克難時能造路搭橋,問題就及時得到了解決。”洪藝鐸說。
這正是小梅沙投資以領導班子為大腦、以中層干部為軀干、以一線員工為手足,實現通體高效協作,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內在要求和集體價值展現。同時,也是特發“為實干者提供平臺、為創造者構建舞臺”人才理念的充分體現,相信有這樣一批想干事、敢干事、能干事的特發人,一定能夠一張藍圖繪到底,早日將小梅沙蛻繭成蝶。